游客 您好,欢迎访问!
读者登录
管理员登录
注册
客户端下载
您的建议
首页
分类
电子书
电子书
全文
高级检索
全部
题名
ISBN
作者
出版社
主题词
目次
简介
数字资源平台
>
医学
>
中医学
>
中医医史文献
>
医无闾子医贯
阅读次数:
61
下载次数:
12
荐购次数:
0
收藏次数:
0
医无闾子医贯
作者:
(明)
赵献可纂
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12
ISBN:
978-7-5132-8604-6
主题:
中国医药学
分丛编题名:
原著系列
中图法分类号:
R2-52
【中图法分类】
R 医药、卫生
>
R2中国医学
>
R2-5中医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
【学科分类】
医学
>
中医学
>
中医医史文献
建议阅读终端:
在线试读
EPUB格式
下载
EPUB下载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注:如果您的电脑尚未安装PC客户端,请先
安装客户端
后再下载阅读!
手机扫描阅读此书
支持(Android/Iphone)
简介
目录
评论
简介
本书共分六卷:卷之一论述《内经》十二官及阴阳、五行理论;卷之二论述中风及其后遗症与厥脱的鉴别,伤寒、温病、郁病的证治;卷之三专论血证并附有以上病证方剂;卷之四、卷之五主要论述六味丸、八味丸的组成与应用,滋阴降火、相火龙雷、阴虚发热等理论,以及痰、咳、吐血、喘、口疮、消渴、泻利、梦遗等的证治;卷之六主要论述补中益气汤及伤饮食、中暑、湿、疟、痢疾等的证治。该书立意于先天水火而尤重命门之火,对“命门学说”颇有发挥。本次校注以明崇祯元年(1628)重刻本为底本。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浙派中医丛书》组织机构
《浙派中医丛书》编委会
总 序
前 言
校注说明
医无闾子医贯序
重刻医贯序
|卷之一|
玄元肤论
《内经》十二官
形象图
阴阳
五行
论五行各有五
|卷之二|
主客辨疑
王安道中风辨
口眼?斜
厥
伤寒
温病
论阳毒阴毒
郁论
|卷之三|
绛雪丹书
血病
附方
中风
三生饮方
河间地黄饮子方
易老天麻丸方
考补小续命汤
厥
六味附子汤
蒲黄汤
二十四味流气饮
乌梅丸
八味顺气散
伤寒
桂枝汤
麻黄汤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白虎汤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
四逆散
理中汤
真武汤
四逆汤
术附汤
姜附汤
回阳返本汤
生地黄连汤
温
阳毒升麻汤
阴毒甘草汤
郁
古方逍遥散
血
麻黄桂枝汤
|卷之四|
先天要论上
八味丸
八味丸
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论出《东垣十书》
水火论
六味丸一名地黄丸
六味丸说
八味丸说
滋阴降火论
相火龙雷论
阴虚发热论
痰论
咳嗽论
吐血论
喘
咽喉痛
眼目
|卷之五|
先天要论下
齿
固齿方
口疮
耳
耳疮
黄连散
曾青散
黄芪丸方
柴胡聪耳汤
透水散
消渴
气虚中满
金匮肾气丸
噎膈
泻利并大便不通
小便不通并不禁
梦遗并滑精
归脾汤
|卷之六|
后天要论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伤饮食
葛花解酲方
中暑伤暑论
二气丹
大顺散
香薷饮
十味香薷饮
清暑益气汤
白虎汤
湿论
金匮防己汤
羌活胜湿汤
疟论
加减地黄方
八味地黄方
补中益气汤加半夏方
六味丸方
建中汤方
逍遥散方
青皮饮
草果饮
白虎汤加桂方
蜀漆散
牡蛎汤
理中汤
痢疾论
大黄汤
芍药汤
香连丸
感应丸
万全护命方
校注后记
《浙派中医丛书》总书目
封底
查看全部 ∨
评论
评分:
1
2
3
4
5
评价:
请输入评论信息
5
0
/255
已评论
全部评论(1)
检索
默认排序
默认排序
最新排序
安景元
鲁隐公将要到棠地去看人们捕鱼。臧僖伯劝谏道:“但凡事物不能用来 讲***和祭祀的大事,材料不足以制备器用***就不要加以理睬***是将 百姓引入到规范准则上的人。所以讲***以规范来衡量,称之为‘轨’;选取 材料以彰显事物的文采,称之为‘物’。既不轨也不物的,称之为乱政。乱政施
2024-10-18 23:58
点赞
回复
0
/200
回复
请输入图形验证码
换一换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