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详情

畅想·畅谈 | 刘向红:高校馆配电子书困境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4-01-24

畅想·畅谈栏目介绍


“畅想·畅谈”栏目由北京畅想之星于2020年10月创立,旨在联合图书馆、出版社、馆配商三方,围绕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图书馆纸电一体化建设路径、数字出版等行业热点话题,邀请业内权威人士和大咖,进行客观、全面和前瞻性的内容评述,促进馆配数字化的融合发展与创新。欢迎各专家学者惠赐大作。

图片
图片


刘向红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信息中心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图高职分会学术专委会委员,河北图书馆学会理事会理事。



引言



“纸电一体化”建设是图书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经之路,能有效解决各高校馆面临的图书经费紧张、馆藏空间有限、热门书和高价书副本不足等问题。



馆配电子书的困境



1

出版滞后,更新率低


出版社为了保护纸质图书的销售,加之一些图书作者对于版权的保护,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书的更新率。目前几大主流平台的电子书更新率远低于纸质图书更新率,电子书的上市时间也滞后于纸质图书。


2

图书馆服务管理平台和元数据的限制


目前大多数高校馆使用的还是ILS系统(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馆配商提供的元数据又不统一,图书馆的OPAC系统和资源发现系统,无法进行纸电元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揭示,电子书得不到充分利用。


3

缺乏统一的采购平台


各主流电子书供应商都有自己的采购平台,平台之间的兼容性较低,而且图书种类各有侧重,图书馆只能通过采购多家电子书平台的方式来满足需求。


4

电子图书利用率低


以我馆为例,目前馆藏电子书37万余册,但是使用率较低,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目前的OPAC系统和资源发现系统对于电子书的揭示不充分;二是大部分电子书是大包库形式购买,读者在电子书采购初期没有参与,与读者需求不匹配;三是大部分电子书出版年代陈旧,读者需求度降低;四是不同平台电子书格式不统一,需要安装不同的阅读器;五是校外访问需要依赖于学校的VPN;六是借阅数据统计不方便,图书馆不能掌握第一手数据,对读者的需求分析不精准等等。



加快馆配电子书建设的建议



电子书供应商应在电子书产业链上、中、下游同时发力,争取在纸电同步、电子书平台功能和采购模式方面持续革新,来满足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需求。高校图书馆须在培养读者阅读习惯与版权意识、资源发现与资源挖掘上发力,构建纸电一体化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1

在电子书产业链上游发力,促进纸电同步


馆配商应与电子书产业链上游的出版社达成协议,使其在保障利益的情况下,进一步开放电子书资源。


2

在电子书产业链中游发力,也就是在馆配商层面,完善电子书平台功能


目前几大主流馆配电子书平台有的能够开放数据接口,可以顺利对接图书馆的OPAC系统或者资源发现系统,有的不能与图书馆的系统进行数据对接,这就给资源发现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供应商应严格执行既定标准,遵循《国图电子图书著录规则》,使电子书更易于与图书馆OPAC系统和资源发现系统融合显示。同时要完善数据分析功能,以便图书馆对采购数据和利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挖掘读者的阅读规律。


3

在电子书产业链下游发力,优化采选模式


馆配商要加强合作,打造统一的采购平台,加强兼容性、通用型建设,平台具备集版权控制、纸电新书发布、图书馆采购与读者借阅、荐购、PDA实体采购等功能;为优化采购质量,提升用户参与度,应借鉴和支持主流的用户参与式采购模式,如国外电子书的循证采购模式(图书馆签订合同后支付一笔预付费,在约定的时间内可获取大量资源,在结算时根据读者对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由图书馆员作出决策,按需选购等价资源入藏),如PDA模式采购,即“读者决策采购”。


4

图书馆界要大力推动、普及电子书编目标准化工作


从制度层面和工作流程方面规范电子书采购、编目工作;要利用市场机制,倒逼电子书服务商严格执行既定标准,开放数据接口,使电子书能够与图书馆OPAC系统和资源发现系统融合显示。


5

图书馆要加强版权意识


首先须从采购源头严把电子图书版权关,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其次从使用层面,对接学校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约束用户的使用行为;三是加强对用户的版权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讲座和培训,推广电子书的使用方法,正向引导用户的版权意识。


6

有条件的图书馆要更新升级图书馆集成管理平台


建设具备纸电一体化管理功能的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对接数字校园统一门户,促进资源发现,并在新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业务重组,解决纸电图书分离采访编目的问题。

图片